close

什麼是青島?

原標題:什麼是青島?

★在城市美學方面,建城史最短的青島尤其受到世人的贊譽,當時寓居青島的文人墨客如過江之鯽,康有為、蔡元培、沈從文、巴金、聞一多、鬱達夫、老舍、梁實秋 無不對青島推崇備至。

★ 1897年,青島被德國人占領以後,殖民者躊躇滿志的樣板之城即將啟幕,他們並沒有急於大規模的城市建設,而是首先開展土地勘察測量,在完成青島史上第一份城市規劃之後,建設才全面展開。

★真正的改變發生在近些年,人類對自然地理條件的改造能力極速增加,我們可以填海造地、削山填谷,青島的城市風貌突然完全跳出之前的發展脈絡,不再是紅瓦綠樹、疏落有致,而是高樓林立、緊湊致密。以全新面貌示人的新城市快速崛起之時,極具特色的老城也並未因此消亡,它們互相沖突、互相融合,青島城市美學第3次升級的時刻已然到來。

來源:星球研究所(xingqiuyanjiusuo),轉載已獲授權

作者:星球研究所

城市美學進化史

如果置身清末民國

你一定會對頻繁上演的城市興衰震驚不已

任他油煙靜電機千年古城、萬年基業

在時代大變遷面前全都變得不堪一擊

西安、鎮江、九江等傳統工商業城市

在洋貨沖擊之下百業蕭條、江河日下

昔日舟楫雲集的淮安、嘉定、揚州

因大運河的淤塞而繁華盡散、一蹶不振

蘇州、南昌、開封

則幾乎被連年的戰爭或災害夷為平地

此消彼長

新興城市也在近代中國大量產生

工業時代強烈需求下的采礦業

帶動唐山、萍鄉、撫順相繼崛起

愈發重要的鐵路

很快會將石傢莊、鄭州、哈爾濱推向省會的寶座

西方殖民者的強勢影響下

上海、天津、青島已然躍升為新的經濟、文化中心

(近代中國部分城市興衰圖,紅色為新興城市,白色為衰落城市;數據源自何一民《中國近代衰落城市研究》,底圖源自國傢測繪地理信息局,星球研究所制作)



與此同時

人們欣賞城市的眼光也在發生劇烈變化

科學的規劃、對城市整體風貌的控制

開始更多進入中國人的視野

我們將其稱為

城市美學

在這方面

建城史最短的青島尤其受到世人的贊譽

當時寓居青島的文人墨客如過江之鯽

從蔡元培、沈從文、巴金

到聞一多、鬱達夫、老舍

無不對青島推崇備至

廣東人康有為的評價則最為經典

(這段評價在青島流傳甚廣,並有多個不同版本,我們未能考證到其原始出處,所以原文存疑)



綠樹青山,不寒不暑,碧海藍天,可舟可車,中國第一

杭州人梁實秋更是將青島捧若天堂

(語出自梁實秋《憶青島》)



我雖然足跡不廣,但北自遼東,南至百粵,也走過瞭十幾省,竊以為真正令人流連不忍去的地方應推青島

時至今日

除瞭北京、天津兩個直轄市之外

青島不但是北方經濟最強的城市

(以2016年各大城市GDP排名)

也是中國最具旅遊吸引力的城市之一

許多人提到青島

都會有一種莫名的好感與向往

(下面這張榜單源自《2017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》,由界面新聞發佈;因為中國市面上的榜單都有各自的局限性,或數據偏頗,或有利益驅動,所以我們查閱瞭多個旅遊榜單,互相佐證;我們發現這些榜單中,青島排名都在第12名上下,居於全國前列;百度旅遊城市搜索指數中,青島更是位列前5名)



幾乎沒有歷史根基的青島

為什麼能擁有如此高的評價?

今天星球研究所就從城市美學出發

談一談青島是如何煉成的

事實上,青島的城市美學

在建城之初就超越瞭國內同期崛起的大多數城市

之後的百餘年間

它也曾倒退或止步不前

但旋即重新上路,再開新篇

其一波三折可謂一部濃縮的中國城市美學進化史



青島位於山東半島西南端

北依大澤山脈、南濱黃海

中間為東西展佈的膠萊盆地

陸海相接之處,嶗山、大小珠山、鐵橛山等

接連聳立、拱衛膠州灣

(點擊放大查看,青島在山東半島的位置及地形示意圖,紅線區域內為目前青島的行政區域;橛音ju ;地圖源自@Google)



其中嶗山山脈最高峰海拔1132米

為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

(請將手機橫屏觀看,日落時分的嶗山雲海,攝影師@王澤東)



山入海中、海侵山下

大霧起時,有如水墨國畫

(請將手機橫屏觀看,攝影師@徐堃)



山海相連之處

或礁石叢生、驚濤拍岸

(攝影師@煙雨斜陽)



或細沙輕語、柔情似水

(沙灘上為小船;攝影師@煙雨斜陽)



遠離海岸之處則是島嶼林立

鬱鬱蔥蔥、與世隔絕

(火山噴發形成的竹岔島,攝影師@盧暉)



加之青島海岸線曲折、灣岬交錯

大小海灣多達49個

這樣的地形使得青島天生就是極具經濟、軍事價值的良港

(下圖為嶗山腳下的青山灣;攝影師@煙雨斜陽)



古代青島人

以海為傢,捕漁為生

(夕陽下的漁船,畫面右側為著名的石老人,為17米高的石柱,中間部分石塊崩落,形成瞭一處空洞;攝影師@煙雨斜陽)



到清代時

已經形成瞭數百個村落

人口多達數萬人

(嶗山邊的漁村,攝影師@煙雨斜陽)



1892年

為鞏固海防

清廷派兵駐防青島

修建總兵衙門、炮臺、棧橋

寬窄不一的街道以及60餘傢商鋪也隨之出現

青島作為一個萌芽城市正式登上歷史舞臺

但在此時

我們並沒有充分認識到青島的巨大潛力

隻是將其作為一個軍事重鎮

多數的城市功能仍然缺失

(下方為青島棧橋,始建於1892年,是青島最早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建築,現在已成為青島的標志之一;上方的島嶼為小青島,被認為是 青島 得名之處;攝影師@劉中)





真正發掘青島潛力的是

德國著名的地理學傢李希霍芬

他曾在中國實地考察數年

之後便極力向德國政府提議占領青島

(李希霍芬對中國極為瞭解,因其是 絲綢之路 概念的首次提出者,而被中國人熟知;魯迅曾在其地理著作《中國地質概論》中說:自李氏遊歷以來,膠州早非我有矣;下面李希霍芬的話轉引自郭雙林《晚清外國 探險傢 在華活動述論》)



此地可以建設一個伸展到華北的鐵路網 欲圖遠東勢力之發達,非占膠州灣不可

19世紀末的德國剛剛統一不久

雖然錯過瞭列強瓜分世界的黃金時期

卻後來居上

其經濟增長速度大大超過英法等傳統強國

於是他們有瞭一個更大的野心

即通過建設一個 樣板殖民地 向世界證明

德國在經營殖民地方面同樣超越那些老牌帝國

(德國政治傢的話,轉引自李東泉《從德國近代歷史進程論青島規劃建設的指導思想》)



我們不會使任何人黯然失色,但是我們也要求我們在陽光下的位置

青島顯然就是 樣板殖民地 的最佳選擇

它擁有極佳的地理條件

同時又不像上海那樣需要和其他列強共享

也不像天津那樣已經有太多的城市基礎

青島就像一張白紙

可以任由德國人規劃藍圖

1897年11月14日

德意志帝國海軍出兵占領青島

無能的清軍未做任何抵抗、完全拱手相讓

(1898年的明信片《來自膠澳的問候》,有些諷刺的是畫風結合瞭中國兒童的形象,作者未知;圖片源自@維基百科)



現在

青島是德國人的瞭

殖民者躊躇滿志的樣板之城即將啟幕

他們並沒有急於大規模的城市建設

而是首先開展土地勘察測量

在完成青島史上第一份城市規劃之後

建設才全面展開

(下圖為1912年德租時期的青島地圖,經現代重新上色標註,紅線為鐵路;圖片源自@維基百科)



整個城市行政中心圍繞著總督府展開

正前方是開敞的廣場

六條放射形道路在廣場交匯

烘托出總督府的中心地位

(中央方形建築南半部為總督府舊址,北半部為新中國成立後以同樣風格新建的建築;從航拍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前方廣場周圍的六條道路;攝影師@盧暉)



總督府建在觀海山的半山腰處

共四層,高20米

總建築面積達7500平方米

最新式的鋼鐵結構被應用其中

鋼材則由克虜伯公司從德國遠道運來

外立面采用青島隨處可見的花崗巖細方石

整個建築莊重威嚴,極具質感

(總督府舊址,攝影師@陳曦)



為保障建築質量

殖民政府從德國聘請建築設計師、專業技術工人

本地無法生產的建築材料、機械設備等

則直接從德國運來

膠澳總督本人下班後親臨工地視察

甚至登上腳手架檢查施工質量

決不允許一點紕漏

所有行政建築、宗教建築、住宅

也都通過立法手段做瞭非常詳細的規定

(引自德租時期的法律文件《買地辦理章程》)



房屋的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及樓層最高為3 層。建築物所占面積應在宅地面積的6/10 以下。相鄰建築的間距為3 米,有窗戶時為4 米

其中一項規定對青島的影響更為直觀

即建築外形不能重復

這一規定直接導致

各種風格、樣式的建築紛紛在青島落地

例如30米高的總督官邸

建築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

是德租時期青島最豪華的建築之一

為新羅馬風與青年風格派的結合

大面積的券柱式開敞外廊

以及有序排列的花崗巖飾面

使得建築極為生動

(從信號山拍攝的總督官邸,1957年毛澤東曾經入住,攝影師@王愷)



從不同角度觀看

會呈現出迥異的景象

(總督官邸,攝影師@望麓自卑)



1910年建成的基督教堂

擁有一個造型突出的鐘塔樓

將整個區域都渲染出瞭濃濃的歐洲風情

(基督教堂,攝影師@姚璐)



不同時節、不同方位

都極具韻味

(基督教堂,前兩張攝影師@Radiostar;第3張攝影師@徐逸凡)



其他形態各異的代表性建築還包括

膠州郵政局

(1904年建成的膠州郵政局,攝影師@王愷)



海濱旅館

(1903年建成的青島海濱旅館舊址,1912年孫中山曾經入住,攝影師@王愷)



亨利王子路理發廳

(1905年建成的亨利王子路理發廳舊址,攝影師@王愷)



安娜別墅等等

(1903建成的安娜別墅,德國磚瓦商羅伯特為紀念愛女而命名,為巴洛克式建築;攝影師@李文博)



除瞭對建築事無巨細的追求

德國人還非常重視城市綠化

為此設立瞭專門的 林務署

不遺餘力地引入法國梧桐、槐樹、銀杏等樹木

綠化城市的盛名在當時享譽全國

連上海、北京等城市都派人來學習參觀

(始建於德租時期的中山公園,夜晚的櫻花在燈光下異常夢幻,櫻花的種植則始於後來日占時期;攝影師@高江峰)



建築之間、道路兩側

也將綠植穿插而置

配合當時廣泛采用的紅色屋頂

可謂真真的紅瓦綠樹、碧海藍天

在全國城市之中獨樹一幟

(拍攝於觀海山上方,觀海山的建築沿山體規整排列,空間疏朗,均勻細致;攝影師@盧暉)



加之青島市區不斷出現的山地丘陵

建築往往順坡就勢

建築群輪廓連綿起伏、高低錯落

構成瞭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觀效果

(山上為青島電視塔,攝影師@Radiostar)



總體而言

德國人在青島的城市建設

奠定瞭青島基本的城市格局和風貌

這是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一次建立

青島已經不再隻是一座普通的小漁村或者軍事堡壘

而是一座個性鮮明的城市

經濟上的成績也同樣斐然

以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技術、理念建設的青島港

從建成之初就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港

許多方面都超越瞭香港、上海

德國人打造 樣板殖民地 的目標初步實現

然而 好景 不長

在德國人治理青島17年後

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

對青島覬覦已久的日本

於1914年趁機對德宣戰、取而代之

日本與德國人對青島的經營風格完全不同

他們更多著眼於急功近利地擴張與掠奪

包括將數萬名日本人移民青島

全面控制青島的工業、商業、金融業

市區規模雖然比德占時期擴大瞭3 倍

但總體上呈現為無序的自發擴展

自始至終沒有做出一份長遠的城市規劃

這一時期建築質量也明顯下降、風貌大為倒退

(第一次日占時期在日僑聚居區建設的普濟醫院,是當時的代表建築之一,被認為存在刻意設計的痕跡;圖片源自@維基百科/StefanTsingtauer)



倒退與止步不前的日子是漫長的

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二次提升

要等到十餘年後才會再次來臨



一戰結束之後

五四運動的口號響徹全國

誓死力爭,還我青島

1922年

北洋政府雖然最終收回青島

但此後數年的中國,軍閥混戰、民不聊生

亂局之中青島的城市建設也是一落千丈

(時人對1920年代青島建築的評價,節選自青島地方志《膠澳志》)



國人近年建築 其取材施工恒取茍完茍美之主義,不若德人之堅固整潔矣

直到1931年

駐防青島的海軍將領沈鴻烈

同時被任命為青島市長

青島逐漸遠離戰火,局勢趨於穩定

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二次提升開始瞭

並且完全靜電除油煙機價格由中國人主導

首先

青島市政府深化瞭關於城市建築的法規

設立市區工程設計委員會

著力提升建築質量

甚至還包括一個建築審美委員會

對於不符合青島風貌的建築一律禁止

對優秀的設計則予以獎勵

著名的八大關別墅群

便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

(八大關的花石樓是一座座落於海岸礁石之上的別墅,由中國設計師劉耀宸設計,外形不求規則而富於變化,1931年建成,首任業主為俄羅斯人淶比池;攝影師@夢之境)



它以二、三層獨立式庭院別墅為主

擁有大量精美的建築小品

更重要的是景觀疏朗、空間親切靜謐

有如都市村莊

(拍攝於八大關之一的正陽關一支路路口,路口共延伸出5個方向,對面建築為韶關路22號,一幢北歐鄉村風格別墅;攝影師@王愷)



其次

青島市政府通過綠化以及一些特別的設計

對道路景觀予以優化

使得青島城區的許多道路都頗具韻味

(湛山三路的秋色@Radiostar)



最為經典的則是對 對景 的運用

對景是中國古代園林設計的經典手法

即從一處景觀欣賞另處一景觀

兩景相對,會產生非常奇妙的視覺美感

以1934年建成的聖彌愛爾大教堂為例

這是一處56米高的雙塔樓建築

也是青島老城最為醒目的建築之一

(冬天的聖彌愛爾大教堂,攝影師@盧暉)



當這樣的建築出現在道路的盡端

神奇的街道對景便出現瞭

建築變得更加突出

街道也更富生趣

(攝影師@Shana Wang/Flickr)



或是綠意叢中,仰望尖尖小角

(攝影師@李文博)



或是老城之巔,俯瞰雙塔奇兵

(攝影師@佈萊克先生)



第三

與德國、日本等殖民者不同的是

中國人治下的青島市政府

更加註重對城鄉區域的平衡發展

以及對城市邊緣貧民區的改造

包括統一規劃佈局

每處院落均設置水龍頭、公共廁所

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

一種起源於德租時期的建築形式

裡院

也在此時大規模發展起來

(航拍芝罘路周邊的裡院,攝影師@盧暉)



這是一種結合瞭歐洲聯排住宅

與中國四合院的建築

可以在有限的建築面積中容納更多人居住

居住者包括小職員、下級軍官、工人、小商販

1932年時青島的裡院已達506處

容納瞭10669戶人傢

(航拍黃島路與芝罘路交駐口的裡院,攝影師@盧暉)



今天我們借助航拍技術

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種建築的幾何美感

雪後初晴

不知道當年這狹小的天井

蘊藏瞭多少個 青島夢

(冬季雪後的裡院,攝影師@盧暉)



1935年

成就頗豐的青島市政府

出臺瞭第一部中國人制定的青島城市規劃

其中甚至包括一條從青島經新疆直通歐洲的鐵路

其雄心壯志,溢於紙面

然而規劃未及實施

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便讓青島的發展再次停滯

青島城市美學的第三次升級

將要等到數十年以後



抗戰結束之後

青島歷經內戰、建國初期的曲折探索

以及文革的混亂無序

一些建築風貌遭到破壞

城市風格大變

例如受前蘇聯建築理論的影響

以 肥梁胖柱 為特征的會堂、療養院

大量在1950-1960年代出現

(1960年建成的青島人民會堂,為此還拆除瞭清代總兵衙門舊址,當時全國都出現瞭這種風格的建築)



破壞與不協調

在改革開放初期對高樓的一味崇拜中愈演愈烈

最典型的莫過於1990年建設的東海大酒店

直挺挺地豎在海灣之上

可謂大煞風景

(海濱浴場與東海大酒店,攝影師@李濱)



真正的改變發生在近些年

人類對自然地理條件的改造能力極速增加

我們可以填海造地、削山填谷

青島的城市風貌突然完全跳出之前的發展脈絡

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

不再是紅瓦綠樹、疏落有致

而是高樓林立、緊湊致密

(請將手機橫屏觀看,航拍浮山灣,攝影師@盧暉)



與其他高樓林立的城市大不相同的是

青島的特色依然相當突出

它的海灣曲線極為優美

大灣小灣依次出現、連綿不絕

城市建築群與大海交融穿插

濱海油煙處理機價格建築佈局從低到高,層次分明

產生瞭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觀

(從另一個方向航拍浮山灣,攝影師@盧暉)



而在陸地上

密集的高樓建築群

還會被突兀的山峰打破

使得青島在鋼筋水泥之中

依然保持些許山野氣息

(浮山與青島平流霧,攝影師@高江峰)



夜色之中

城市燈光璀璨,刺破薄霧

景象更加瑰麗

(請將手機橫屏觀看,浮山與青島平流霧,攝影師@高江峰)



霧濃之時

整個城市完全隱去

隻餘兩個腳手架穿出雲端

揭示著雲霧下方熱火朝天、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

(浮山與平流霧,浮山上方的雲霧有如從 火山 中噴發而出;攝影師@徐堃)



以全新面貌示人的新城市快速崛起之時

極具特色的老城也並未因此消亡

它們互相沖突、互相融合

未來的青島是否仍是紅瓦綠樹、碧海藍天

也許就掌握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

因為青島城市美學第3次升級的時刻已然到來

(新城舊城同框對比,攝影師@盧暉)


3052CA6B243539FB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th339xh75 的頭像
    nth339xh75

    甜甜的推薦天地

    nth339xh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